“1970年代,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将香港电影的武打特色与台湾电影的文艺风格结合起来,并融入了‘留白’等东方美学元素,形成经典武侠电影风格,影响了很多导演。《周处除三害》也体现了香港类型片、台湾文艺片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从创作角度来说,这种创新折射出港台电影类型上的日趋丰满;从市场角度来看,其在大陆的票房成功,反映出观众对多元类型选择的需求。”
湖南卫视电视剧直播电影《周处除三害》中,主人公“陈桂林”得知自己时日无多,打算投案自首,却发现自己在三大通缉犯中仅排第三,由此激发了他“干票大的,江湖留名”的“冲榜一”之旅……截至发稿,这部犯罪动作电影票房已超6亿元人民币,成为3月电影档期中话题热度的“榜一”。
《周处除三害》凭借较高的完成度、可圈可点的表演以及暴力美学的艺术手法,为观众提供了充沛的娱乐价值,同时通过美学层面的人物“进阶”完成了“抚慰人心”的作用。赵丽娜说,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该片无疑是合格的。而且,其在类型上的创新也值得借鉴。
对于这一情节,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原海外中心主任、湖北大学客座教授朱正明表示,千百年来,从官方祭祀到民间崇拜,关公逐渐被塑造成了“忠义仁勇诚信”的化身。民间将他尊称为关公、关帝、关老爷,素有“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说法。在台湾,很多老百姓都信关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婚丧嫁娶等重大事项,很多台湾居民也会到关帝庙参拜一番。
电影中,主人公陈桂林在自首前犹豫不决,他在关帝圣君像前“九掷筊杯”,结果都显示“同意”。于是他遵循关帝旨意,踏入了警察局的大门。
“比如,国内很多犯罪类型片采用‘惩恶扬善’的叙事结构,而《周处除三害》有‘惩恶’,没有很显性地呈现‘扬善’。但观众不会觉得这个(惩恶却不扬善的)逻辑很荒谬,因为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里就有‘以暴制暴’的故事,这种江湖儿女快意恩仇的情绪,通过中国传统美学传承至今,成为现代人也很熟悉的一种情绪。所以,观众不会纠结于‘陈桂林怎么会这样’。这个人物在‘贪嗔痴’中一步步走到最后,他的快意恩仇,和他客观上的‘行侠仗义’,符合人们对江湖逻辑的想象,因此人物行为也自然而然地被两岸观众所接受。”
朱正明形容,如果说关公文化的“根”在大陆,那么繁茂的“枝叶”就在台湾。如今,岛内700多家关帝殿堂香火鼎盛。每逢关帝诞辰与金秋时节,台湾各地的关帝庙会举行纪念关公的庆典仪式。在此期间,台湾的关公文化社团还会赶赴福建东山岛等地,参加大陆关公文化节,祈福海峡两岸繁荣昌盛。
在电影《周处除三害》中,台湾的演员和故事背景、香港的编剧和导演、两岸流传的民间故事熔为一炉,令人耳目一新。无论是“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还是“关公显圣”的传说,都是两岸民众熟悉的文化元素。
这部影片引发了观众的热烈探讨,比如源自《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自新》等典故的片名,对应“贪、嗔、痴”等佛家理念的寓意,主人公“掷筊问卜”的情节……种种与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相呼应的叙事细节,让这部台湾电影引起大陆观众的共鸣,也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对此,《中国新闻》报采访影视行业工作者、文化学者,解读《周处除三害》中的文化“彩蛋”是如何打动观众的。
近年来,赵丽娜先后拍摄制作了《我在台湾遇见你》《我在江南遇见你》两部反映两岸文化连结的纪录片,目前已开始筹备拍摄下一季。在她看来,两岸影视行业从业者应加强交流,从专业层面多做沟通和探讨,共同推动两岸的影视行业发展。
3月通常是国内电影市场相对平淡的档期。今年3月1日,《周处除三害》与好莱坞科幻片《沙丘2》同日上映,后者吸引了大部分影迷的视线,其中包括制片人、编导,台北城市影像(CITY IMAGES)创办人,同时也是电影爱好者的赵丽娜。
“鲁智深自认‘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在生命最后时刻,他放下了快意恩仇的一切。《周处除三害》的最后,镜头给了主角陈桂林一个脸部特写,让我想到鲁智深从‘贪嗔痴’中得以解脱的时刻——这种境界的提升,正是东方传统美学的体现。”
“今日方知我是我。”赵丽娜说,“我们拍当代城市纪录片的时候,在展现‘传统’的同时做一些‘当代’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观影后,对于“这部电影为何这么火”,她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部电影,我想到的是《水浒传》里鲁智深坐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今日方知我是我’。”
从大陆返回台湾的前两天,她抽空去看《沙丘2》,走进电影院便听到两个年轻人正讨论《周处除三害》:“没想到台湾人拍电影拍得蛮好的。”彼时这部电影已上映数日,口碑开始发酵。听到朋友、网友和路人好评不断,赵丽娜被勾起了好奇心。
如今,关公文化已成为连接两岸的精神纽带。为弘扬关公文化,朱正明曾8次赶赴台湾。在台湾宜兰举行的一场“世界关公文化摄影展”上,朱正明的摄影作品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此次展览持续5天,先后有100多家关帝庙组织数千名群众前往参观。“我是代表大陆办的展览,观众都是台湾居民,大家亲切交流,完全就是一家人的感觉。”朱正明说。(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作者 任德辉 报道)
随着关公文化广泛传播,一大批关公文化遗迹遗址保留至今。“山西运城解州是关公的家乡,也是关帝祖祠的所在地;湖北当阳的关陵葬着关公正身,附近的玉泉寺被视作关公信仰的发源地;河南洛阳的关林葬着关公的头颅,与以上两处并称海内外三大关庙。”朱正明说,“这三处位于大陆的关庙,是关公文化的‘根’之所在。”
关公是忠诚正义、诚信勇敢等品质的象征。在《周处除三害》及很多港台黑帮题材电影中,都有“三教九流”拜关公的场景。电影里,陈桂林被关公的旨意所鼓舞,走上了“惩恶”的道路。现实中,关公精神也自带教化作用。朱正明表示,在台湾,有关协会曾组织关公文化的专家学者走进监狱,动员囚犯学习关公文化,以写故事、画像等方式来纪念关公。
473.90MB
查看996.46MB
查看27.6MB
查看113.79MB
查看370.84MB
查看744.79MB
查看835.15MB
查看822.32MB
查看712.16MB
查看995.47MB
查看594.75MB
查看517.28MB
查看749.22MB
查看582.32MB
查看334.97MB
查看133.54MB
查看721.17MB
查看970.19MB
查看151.74MB
查看479.20MB
查看230.82MB
查看916.36MB
查看584.19MB
查看186.50MB
查看961.38MB
查看657.29MB
查看575.36MB
查看187.71MB
查看241.60MB
查看569.19MB
查看452.37MB
查看705.58MB
查看868.20MB
查看930.79MB
查看425.96MB
查看936.29MB
查看763.57MB
查看404.97MB
查看345.61MB
查看698.78MB
查看570.83MB
查看252.93MB
查看858.38MB
查看364.90MB
查看403.96MB
查看267.18MB
查看205.53MB
查看844.70MB
查看669.87MB
查看238.74MB
查看107.32MB
查看495.88MB
查看914.20MB
查看532.19MB
查看988.74MB
查看301.30MB
查看166.82MB
查看223.25MB
查看902.40MB
查看134.79MB
查看985.63MB
查看358.93MB
查看242.58MB
查看512.84MB
查看778.39MB
查看211.91MB
查看278.39MB
查看601.65MB
查看265.13MB
查看984.47MB
查看845.41MB
查看590.15MB
查看564.44MB
查看904.91MB
查看383.59MB
查看914.34MB
查看222.25MB
查看766.84MB
查看809.43MB
查看356.13MB
查看886.97MB
查看532.39MB
查看595.39MB
查看390.58MB
查看375.50MB
查看142.11MB
查看970.79MB
查看736.64MB
查看732.39MB
查看330.43MB
查看103.24MB
查看464.94MB
查看372.11MB
查看810.41MB
查看513.69MB
查看178.62MB
查看981.20MB
查看628.21MB
查看463.92MB
查看303.37MB
查看645.18MB
查看704.23MB
查看259.33MB
查看947.13MB
查看
854 荆门og
猴子森林63.手足相逢(总121篇)🍑
2025-07-03 04:56:42 推荐
246 188****5305
《新太清圣境游记》第一回🍕
2025-07-02 22:51:14 不推荐
980 152****9005
2001.14🍙
2025-07-02 14:12:59 推荐
41 电人2
708 所见所思🍜
2025-07-03 03:54:49 推荐